資本額要登記多少才好?
在設立公司時,資本額的大小是很多人關心的議題
雖然台灣公司法對最低資本額已沒有限制,但如何選擇適合的資本額,仍然是創業者常見的問題
本篇文章將從客戶、銀行與國稅局的觀點,幫助您了解資本額登記的最佳策略
資本額的基本概念
資本額指的是公司設立時,由股東實際投入的資金總額
雖然現行法規並沒有限制最低資本額,但一般市場習慣認為:
- 有限公司:最低資本額為 500,000 元
- 股份有限公司:最低資本額為 1,000,000 元
這些標準源於過去台灣公司法對最低資本額的要求
若資本額登記過低,在實際商業運營中可能會受到合作夥伴或金融機構的質疑,影響業務推展
誰關心公司資本額?
1.客戶或廠商的觀點
對客戶或廠商而言,資本額反映公司是否有履約和償債能力
在與大公司開始合作時,都會有徵信的要求,若您的公司資本額過低,可能會讓對方擔心您無法承擔產品瑕疵或其他損害賠償
大公司的思考模式是:跟 A公司買東西,若 A公司的資本額太小,那未來商品若有瑕疵,可能會沒有賠償的能力。白話的說就是擔心若 A公司提供的商品有問題時, A公司會賠不起
若大公司賣東西給資本額太小的 B公司,也會擔心B公司會不會在買貨後沒辦法如期付出貨款,也就是發生呆帳
- 建議:很多上市櫃公司或政府單位,在辦理徵信時,都希望客戶或供應商至少有3,000,000至5,000,000的資本額,以證明有足夠的履約能力
延伸閱讀:公司資本額太少會不會容易破產
2.銀行的觀點
銀行在審核貸款時,會將資本額視為公司償債能力的指標,負債比例超過50%的公司會被認為財務情況不佳
資本額越高,表示公司自有資金比例越高,愈不容易倒,銀行的風險相對較低
- 建議:若公司希望貸款5,000,000元,資本額至少應登記2,500,000元
3.國稅局的觀點
許多人擔心資本額過高,會增加國稅局查稅的風險,但這是過去在沒有電腦和網路的年代,國稅局在人工作業下的標準
在AI和大數據的幫助下,國稅局可以參考的指標愈來愈多,他們更注重實際營業額、過去報稅紀錄……等資訊
- 建議:只要誠實報稅,資本額大小對稅務風險影響不大
對新創公司資本額登記建議
根據不同需求,以下是常見的資本額建議:
1.小型商業活動:
SOHO、FREELANCER……,為了開發票成立的一人公司,資本額不需登記太多,登記30,000或50,000元其實都可以
2.有客戶或廠商徵信需求:
在與大企業或政府單位合作前,建議詢問對方是否對資本額有具體要求,並根據需求決定公司資本額
3.有銀行貸款計劃:
公司新創之初,沒有十足擔保品,很難向銀行借到錢,所以不需要考慮銀行的觀點
等銀行願意貸款給公司時,直接詢問銀行承辦人員,公司應增資到什麼程度才能順利辦理貸款
資本額過低可能帶來的風險
1.商業合作受限:
客戶可能認為公司財務上的履約或賠償的實力不足,降低合作意願
2.貸款審核困難:
銀行可能質疑公司自備款不足,影響融資成功率
3.品牌形象影響:
資本額也是公司形象的一部分,過低的資本額可能讓外界對公司規模與信譽產生疑慮
結論
資本額的大小並無絕對標準,而是需要根據公司的業務需求、客戶期望與銀行要求來綜合考量
一般來說,資本額應符合市場習慣,同時為公司的未來發展預留彈性
專業服務:公司設立資本額簽證
延伸閱讀:新創公司的股權規劃- 特別股複數表決權
延伸閱讀:聰明人發行無票面金額股??
延伸閱讀:公務員參與新創投資要小心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