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利事業售地依約拆除地上改良物之損費及其帳面未折減餘額,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為使出售之土地達到可供出售狀態而拆除地上改良物,所產生之損費及該地上改良物之帳面未折減餘額,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依規定計算出售土地損益,據以徵免營利事業所得稅。

該局說明,依財政部76年7月28日台財稅第7639482號函規定,營利事業出售其持有之土地,依雙方簽定不動產買賣契約約定,地上改良物於交地日騰空,因出售土地而拆除地上改良物所產生之損費及其帳面未折減餘額,屬土地出售成本之一部分,基於收入與成本費用配合原則,應於出售土地增益項下減除,合併計算損益。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110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列報修繕費新臺幣(下同)250萬元,經查係當年度因出售土地而拆除地上建築物所產生之費用,經進一步瞭解,甲公司與土地買受人所簽訂之買賣契約書約定,該土地須於交地日清空並拆除地上物,該拆除費用依前揭規定應視為土地出售成本,且查得該筆土地係於100年間取得,是其110年出售土地之所得,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6款規定免納所得稅,爰將甲公司列報之修繕費用轉正自免稅之土地交易增益項下減除,核定補徵稅額50萬元(250萬元X稅率20%)。

該局呼籲,營利事業如有依約出售土地而拆除地上改良物之損費及其帳面未折減餘額,應依上述規定自土地交易損益中減除,以免因列報錯誤遭稽徵機關調整補稅。

(聯絡人:營所稅組陳審核員;電話2311-3711分機121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cbc0f1bcf560438c912b380849728574

產後護理之家收取醫療勞務以外之收入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產後護理之家收取之住房費、嬰兒奶粉、尿布、清潔衛生用品及一般飲食等日常生活服務費用,非屬醫療勞務範疇,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該局說明,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8條第1項第3款規定,醫院、診所、療養所提供之醫療勞務免徵營業稅,是依護理機構分類設置標準設立之產後護理之家收取之護理費(包括護理評估、護理指導及處置等)、醫療診療及諮詢費等醫療勞務收入,依上開規定免徵營業稅;至其收取之住房費、嬰兒奶粉、尿布、清潔衛生用品及一般飲食等日常生活服務費用,因非屬醫療勞務範疇,仍應依法課徵營業稅。

該局舉例說明,甲產後護理之家向服務對象乙君收取新臺幣(下同)護理費20,000元、住宿費60,000元及飲食、清潔服務等雜項費用20,000元,合計100,000元。其中護理費20,000元因屬醫療勞務收入,免徵營業稅;惟其餘費用80,000元則應依法報繳營業稅。

該局呼籲,產後護理之家如有醫療勞務以外之收費項目,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申報繳納營業稅者,如於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已向所在地國稅局分局、稽徵所、服務處申請自動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者,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得加息免罰。

(聯絡人:銷售稅組廖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85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d52f795cabc24fb1a1408964f58454a8

營利事業認列債權逾期2年之呆帳損失應留意認列年度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申報之呆帳損失,如屬債權逾期2年,經催收後,仍未收取本金及利息者,除應取具郵政事業已送達之存證函、以拒收或人已亡故為由退回之存證函或向法院訴追之催收證明文件外,尚須留意損失認列年度。

該局指出,逾期2年之債權如係取具郵政事業已送達之存證函或向法院訴追之催收證明,包括依法聲請支付命令、強制執行或起訴等程序之證明文件,應以存證函或催收證明文件之送達年度為呆帳損失列報年度;如屬取得郵政事業以「拒收」為由退回之存證函,經債權人提示債權之證明文件,查核屬實者,則以存證函退回當年度為呆帳損失列報年度。此外,所稱債權逾期2年之計算,應自該債權原到期應行償還之次日起算;債務人於上述到期日以後償還部分債款者,亦同。

該局舉例說明,於查核轄內甲公司108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之呆帳損失時,發現其列報應收帳款無法收回之呆帳損失金額300萬元,甲公司說明係當年度銷貨廠商拖欠之應收帳款,並提供郵政事業已送達之存證函;惟查該應收帳款欠款債權尚未逾期2年,甲公司雖已取具認列呆帳損失之證明文件,但仍不符合應以債權逾期2年之年度,視為實際發生呆帳損失年度之認列要件,經該局剔除所列報之呆帳損失補稅。
該局呼籲,營利事業列報債權逾期2年之呆帳損失,除應檢附催收證明文件外,尚須留意認列年度,若債權未逾期2年,仍應以債權逾期2年之年度為呆帳損失列報年度,以免遭稽徵機關調整補稅。

(聯絡人:營所稅組蔡審核員;電話2311-3711分機1219)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7d2fb68dab52425c97f9b2c7aa305223

營業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之營業稅額,應於發生當期之進項稅額中扣減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業人如有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營業稅額情事,應於發生當期之進項稅額中扣減已收回之營業稅額。

該局說明,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15條規定,營業人當期銷項稅額,扣減進項稅額後之餘額,為當期應納或溢付營業稅額。營業人因進貨退出或折讓而收回之營業稅額,應於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之當期進項稅額中扣減之。另依財政部76年2月27日台財稅第7630354號函規定,營業人購買貨物支付之進項稅額,因故未申報扣抵銷項稅額,嗣該筆交易發生進貨退出時,亦未申報扣減進項稅額,尚無漏稅情事,除查得該營業人有未依規定期限記帳者,應依稅捐稽徵法第45條規定處罰外,免予補稅及送罰。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111年5月20日向乙公司購買機器設備1台,已於111年5-6月營業稅申報取得該機器設備之進項金額新臺幣(下同)5,000,000元、稅額250,000元。嗣因機器偶發故障,甲乙雙方合意折讓,甲公司於111年10月25日出具金額900,000元、稅額45,000元銷貨退回、進貨退出或折讓證明單予乙公司,甲公司應於111年9-10月營業稅申報之進項稅額中扣減已收回之營業稅額45,000元;但如甲公司取得該機器設備之進項稅額及進貨折讓均未申報,並已依規定期限記帳,尚無漏稅及補稅處罰之疑慮。

該局呼籲,營業人購貨支付之進項稅額已申報扣抵銷項稅額,嗣後有發生進貨退出或折讓情事,而未於發生當期申報扣減已收回之營業稅額者,只要在未經檢舉、未經稅捐稽徵機關或財政部指定之調查人員進行調查前,自動向所轄國稅局補報並補繳所漏稅款,可依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加息免罰。

(聯絡人:銷售稅組剡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81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7167c619c0284df88461e141ec5b816f

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原股東放棄依持股比例取得新股認購權之課稅規定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未上市、未上櫃且非興櫃之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原股東放棄依持股比例取得新股認購權,如原股東單純放棄新股認購權利者,不構成贈與行為,若原股東形式上雖放棄認股,實質上係藉由其對公司董事會之掌控,洽特定人認購,該特定人為原股東二親等以內親屬,其認購價格與增資時每股淨值顯不相當應依實質課稅原則核課贈與稅。

該局說明,公司辦理現金增資,原股東放棄認股,未認購部分公司可依公司法第267條第3項規定洽特定人認購,若原股東對公司董事會洽特定人之行為具直接或間接之掌控力,又該特定人為原股東二親等以內親屬,其認購價格低於增資時每股淨值,經核認放棄認股有違一般經驗法則,應依實質課稅原則核課贈與稅。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為績效良好之投資公司,股東僅A、B(薩摩亞商、唯一股東為A),持股各1/2,股東A擔任該公司負責人,該公司於106年間辦理現金增資200萬元(發行20萬股),增資時每股淨值153元,新股認購價格每股10元,股東A、B均放棄認股,由股東A之子C以自有資金認購18萬股(差額股數為員工認股),涉有無償轉讓新股認購權予特定人情形,經該局查獲,分別核定股東A贈與金額1,287萬元〔(153元-10元)×90,000股〕,補徵贈與稅106萬餘元;法人股東B贈與部分,另依所得稅法第4條第1項第17款但書規定,核定C其他所得1,287萬元,補徵所得稅438萬餘元。

該局提醒,股東於公司辦理現金增資時放棄認股,宜注意相關課稅規定,如有稅務疑義可撥打免費服務電話0800-000-321或逕洽轄區國稅局,以維護自身權益。。

(聯絡人:綜所遺贈稅組林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53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8fab02b10f30427fae2381818081a2cf

營利事業列報外銷損失應取具合法證明文件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外銷貨品,因解除或變更買賣契約致發生損失或減少收入、違約而給付之賠償、遭受不可抗力之意外損失,或於運輸途中所發生之損失,均屬外銷損失,應檢附相關證明文件,供國稅局查明核實認列損失金額。

該局說明,依營利事業所得稅查核準則第94條之1規定,外銷損失除應檢附買賣契約書(應有購貨條件及損失歸屬之規定)、國外進口商索賠有關文件、國外公證機構或檢驗機構所出具足以證明之文件等外,並應視其賠償方式分別提示下列各項文件:(一)以給付外匯方式賠償者,其經銀行結匯者,應提出結匯證明文件,未辦理結匯者,應有銀行匯付或轉付之證明文件。(二)補運或掉換出口貨品者,應檢具海關核發之出口報單或郵政機關核發之國際包裹執據影本。(三)在臺以新臺幣支付方式賠償者,應取得國外進口商出具之收據。(四)以減收外匯方式賠償者,應檢具證明文件。惟如外銷損失金額每筆在新臺幣90萬元以下者,得免附前款規定之國外公證或檢驗機構出具之證明文件。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109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列報其他損失(外銷損失)500萬元,該公司說明因商品未達買賣合約規格,驗收有所爭議,爰與賣方協議減收價款500萬元,並提示買賣契約書、協議書、國外進口商索賠及賠償等文件佐證,惟因該筆外銷損失已逾90萬元,甲公司未依規定提示國外公證機構或檢驗機構出具之證明文件,嗣經該局向甲公司妥為說明並輔導協助後,該公司已依規定補提示前述佐證資料,該局乃核認該筆外銷損失500萬元。

該局提醒,經營外銷業務之營利事業,申報外銷損失時,應留意是否依前開規定取具相關證明文件,以避免因不合規定遭國稅局剔除補稅,影響自身權益。

(聯絡人:法務組鄭審核員;電話2311-3711分機2023)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ac6c3136653c4494890c7970bb26f276

營利事業及非營利組織如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收受政府單位之補助款如有涉及銷售貨物或勞務之情事者,應依規定報繳營業稅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及非營利組織收受政府單位給付之補助款,如係因在中華民國境內銷售貨物或提供勞務而取得者,依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以下簡稱營業稅法)第1條規定,屬於課稅範圍,應依規定報繳營業稅。

該局說明,依據營業稅法第6條規定,營業人除以營利為目的之公營、私營或公私合營之事業外,尚包括非以營利為目的之事業、機關、團體、組織,有銷售貨物或勞務者。是以,上開營業人參加政府單位辦理之行政計畫,依約定執行作業項目所取得一定金額之補助款項,如相關計畫之執行成果歸屬政府單位所有或由營業人與政府單位雙方共同擁有,該款項即為營業人提供勞務予政府單位而取得之相對代價,尚非無償之贈與,應依規定報繳營業稅,不可僅因名義為補助款即認定為免稅性質,而未申報繳納營業稅。

該局舉例說明,A基金會於110年11月與某縣(市)政府簽訂共同執行計畫專案補助契約書,取得政府補助經費新臺幣(下同)100餘萬元,因契約約定計畫執行成果(如補助經費購置之財產)均屬政府所有,是系爭補助經費實為A基金會銷售勞務所收取之報酬,惟該基金會誤以為既以「補助」為名,應免徵營業稅,而未予申報納稅,案經該局查得核定補稅5萬餘元並處罰鍰在案。

該局提醒,營利事業或非營利組織收受政府單位給付之補助款,並非都不需要報繳營業稅,如屬因提供貨物或勞務而收受之補助款,應依規定報繳營業稅,以免受罰。

(聯絡人:法務組曾審核員;電話2311-3711分機2015)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c51a36db6a3a401782dc5a0ccf9ab2ad

受控外國企業經營航運業,僅僱用外籍船員於船舶上經營國際運輸業務,未符合「有實質營運活動得豁免適用CFC制度」之規定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利事業設立於低稅負國家或地區以取得航運營運權並持有船舶之受控外國企業(下稱CFC),於設立登記地無固定營業場所或未於當地實際經營業務,僅僱用外籍船員於船舶上經營國際運輸業務,未符合「有實質營運活動得豁免適用所得稅法第43條之3」之規定。

該局說明,CFC於所在國家或地區有實質營運活動者,得豁免適用所得稅法第43條之3規定。營利事業認列受控外國企業所得適用辦法第5條第2項所稱「有實質營運活動」,指CFC同時符合「在設立登記地有固定營業場所,並僱用員工於當地實際經營業務」及「消極性所得占比低於 10%」,而依據所得稅法第10條規定,固定營業場所係指經營事業之固定場所,包括管理處、分支機構、事務所、工廠、工作場、棧房、礦場及建築工程場所,爰船舶非屬所得稅法所稱固定營業場所。是以,倘CFC 於設立登記地無固定營業場所或未於當地實際經營業務,僅僱用員工於船舶上經營業務,未符合前開「有實質營運活動」之定義,該CFC仍應依所得稅法第43條之3規定辦理。

該局提醒,營利事業CFC制度自112年度施行,營利事業於辦理112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應依規定格式填報。相關法令規定及疑義解答,可至該局網站(https://www.ntbt.gov.tw),點選「CFC制度專區/營利事業CFC制度」查詢,以免申報錯誤致影響自身權益。

 

(聯絡人:所得稅組陳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308)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90ba5b886ce0459f8db46e77be30fc02

營業人銷售與消費者之應稅貨物或勞務定價,應內含營業稅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營業人於銷售應稅貨物或勞務與消費者時,其貨物或勞務所標示之定價,應內含營業稅,並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報繳營業稅。

該局說明,邇來發現部分營業人於銷售貨物或勞務時,以定價或標價未含營業稅為由,告知消費者欲索取統一發票須額外加收5%營業稅,誤導消費者放棄索取統一發票。

該局指出,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32條第2項、第3項及第48條之1規定,營業人對於應稅貨物或勞務之定價,應內含營業稅。若買受人為非營業人者,應以定價開立統一發票。營業人對於應稅貨物或勞務之定價,未依第32條第2項規定內含營業稅,經通知限期改正,屆期未改正者,應處新臺幣1,500元以上15,000元以下罰鍰。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於店內陳列應稅貨物A商品,標示價格新臺幣10,000元,此價格即包含營業稅,甲公司於銷售A商品與非營業人時,應就定價10,000元開立統一發票與消費者。

該局呼籲,營業人於銷售應稅貨物或勞務與消費者時應依法開立統一發票,切勿以價格未包含營業稅為由,要求買受人額外支付營業稅,引發消費爭議及違反稅法規定而受罰;並提醒消費者購物時應主動索取統一發票,以免影響自身權益。

 

(聯絡人:銷售稅組楊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76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8357dc415a744be4a2a82746a9af8125

經營網路或電視購物之營業人,如已明白揭示有鑑賞期之買賣條件者,應於發貨或預收貨款時開立統一發票,並於發貨單載明發票號碼,惟可至鑑賞期過後再寄發統一發票

財政部臺北國稅局表示,經營網路或電視購物之營業人,如已明白揭示有鑑賞期之買賣條件者,應於發貨或預收貨款時開立統一發票,並於發貨單載明發票號碼,惟可至鑑賞期過後再寄發統一發票給買受人。

該局說明,依「營業人開立銷售憑證時限表」規定,買賣業原則上應於發貨時開立統一發票並隨貨交付消費者,而透過網路或電視購物型態有別於實體通路買賣,消費者無法先行確認商品是否符合需求,為維護其權益,按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規定,消費者對收受之商品不願買受時,得於收受商品後7日內,退回商品或以書面通知營業人解除買賣契約,無須說明理由及負擔任何費用或價款。惟因常遇消費者退貨時,未退回統一發票收執聯,且營業人發票開立寄送及作廢收回頻繁,申報作業亦生困擾,為減少營業人未能取回統一發票情形,爰規定營業人如已於網頁上明白揭示有鑑賞期之買賣條件者,其於發貨或預收貨款時所開立之統一發票,得於鑑賞期過後再寄給買受人。

該局舉例說明,甲公司111年10月1日透過網路銷售服飾金額新臺幣(下同)1萬元予消費者乙,網站上已揭示消費者享有7日鑑賞期內無須說明理由退貨之規定,甲公司應於發貨日(10月5日)開立統一發票,並於商品寄送時將發票號碼載於發貨單上,如乙未於7日鑑賞期(10月6日收受商品次日至10月13日)內退回商品,則甲公司發貨時已開立之統一發票,應於10月14日寄送給乙。

該局提醒,使用電子發票之營業人同樣應於發貨或預收貨款時開立發票,如消費者使用載具,營業人應在雲端發票開立後48小時內將發票及消費者載具識別資訊上傳至財政部電子發票整合服務平台存證;如消費者要求印出紙本電子發票證明聯,方能適用鑑賞期過後寄送發票之特別規定,於商品寄送時將發票號碼明載於發貨單上,以避免消費者誤認營業人未依規定開立統一發票,徒增消費糾紛。

 

(聯絡人:銷售稅組剡股長;電話2311-3711分機1810)

 

https://www.ntbt.gov.tw/singlehtml/41ae3594197f4f69b47753ce08188516?cntId=c825f81533ec4373beb10209c8016cf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