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資租賃:新創業者該避開的資金陷阱

當企業需要資金時,向股東募資或向銀行融資是最常見的方式。然而,對於財務資訊不透明的中小企業,銀行通常不願意提供貸款,這讓許多新創業者將目光轉向了融資租賃。然而,融資租賃的高成本與隱藏風險,值得每位新創業者謹慎考量

融資租賃真的值得選擇嗎?

在自然供需法則下,愈來愈多的融資租賃公司表示了市場的確存在需求。融資租賃公司如中租迪合日勝台駿華南國際裕富數位和潤企業……等,雖然以「多元與彈性」為賣點,強調不僅只看公司的財務報表,而是會綜合評估企業狀況,但這些靈活性往往伴隨著高額成本。對於新創企業來說,長期錯誤的利用這種「便利」,可能會轉化為對新創企業巨大的財務壓力

融資租賃案例解析

以下兩個案例不小心說出了融資租賃的真實成本,或許可以幫助大家更清楚理解這種融資模式的實際代價:

案例一:表面利率與實質利率的巨大落差

  1. 借款本金:800萬元
  2. 還款方式:分36期(3年)償還,每期固定還24.1萬元
  3. 保證金:240萬元,分別在第1年底、第2年底、第3年底,各取回80萬元

在融資租賃公司提供的文件上,顯示的表面利率為5.34%,3年總利息僅為67.6萬元。然而,扣除240萬元保證金後,公司實際到手的資金僅為560萬元。重新計算後,實質利率竟高達15.88%,3年總利息實際為147.6萬元

案例二:分階段還款的隱性成本

  1. 借款本金:700萬元
  2. 還款方式:分48期(4年)償還,1-12期每期還11.95萬元,13-24期每期還8.45萬元,25-36期每期還5.7萬元,37-48期每期還3.7萬元
  3. 保證金:90萬元,期滿歸還
  4. 手續費:9萬元,放款時即收取

融資公司業務人員提供的文件上,表面利率為12.72%,4年總利息為69.6萬元。然而,扣除保證金與手續費後,實際融資金額僅有601萬元。經過複利法計算,實質利率驚人地達到39.856%,4年總利息實際高達168.6萬

融資租賃的風險與陷阱

  • 表面優勢:
  1. 能快速取得事業經營需要的資金
  2. 信用評估相對金融機構寬鬆且有彈性
  3. 還款方式多樣化
  • 潛在風險:
  1. 高利息成本可能吞噬企業利潤
  2. 名目利率與實質利率差距過大
  3. 隱藏成本(如保證金和手續費)增加財務負擔

對於新創業者而言,融資租賃看似便捷,但實際上可能導致長期財務壓力。選擇前務必深入計算成本,避免被「彈性」的表象所迷惑

不要讓高利息壓垮你的創業夢

在融資租賃市場的需求增長下,許多企業因此被高額利息「割韭菜」。長期、穩健的財務規畫,應以追求低成本的融資方式為主,例如向股東募資或銀行融資,這樣才能為企業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如果您正考慮融資租賃方案,不要只聽租賃公司業務員單方面的話,建議多尋求 Second opinion,詳細比較不同方案下的條件,確保能夠選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式

相關報導:財部最新報告曝光 三大租賃業者這家平均貸款利率接近10%

相關報導:實質利率高達47%!郭國文爆融資公司低利高貸 王世堅批「變相吸血」逃避三大法規

尋求專業協助,避開融資陷阱

融資決策影響企業長期的發展,專業建議可以幫助您避免不必要的損失。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豐富的經驗,致力於擔任Outsourced CFO,為新創及中小企業提供優質的財務與融資規劃服務

我們將協助您檢視融資選項,確保您的資金使用更加高效。現在就聯繫銓興會計師事務所,讓我們幫助您避開融資陷阱,踏上穩健的創業之路

 

延伸閱讀:創業10大困難和解決方法

 

短網址:https://reurl.cc/eGkqRL

朱建州
朱建州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師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小規模營業人的扣繳申報義務與AI查稅風險

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在給付薪資、租金或各類所得時,必須依據所得稅法第89條第92條及相關扣繳率標準進行扣繳與申報,以免違規受罰

誤解稅務規範容易導致違規

很多被國稅局核定,可以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小店家、小店戶),誤以為只要把國稅局每季寄來的營業稅核定稅單繳清,就沒有其他稅務責任要負擔,最後導致違反稅法中扣繳義務人的規定

例如,小規模營業人向國內個人房東承租房屋時,應於每次給付租金時按10%扣稅,若單次扣繳稅額低於新臺幣2,000元則可免扣繳。扣繳下來的稅款需於次月10日前繳納,並且於次年1月底前申報全年付給房東租金的金額,和扣繳稅款

儘速補辦申報以減免罰則

無論是要用發票的公司、行號,或是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都需履行扣繳及申報義務。若未按規定申報,就應該在發現後立即補辦申報,以適用減輕或免罰條款,避免罰款

AI查稅精準打擊,有問題找專業的銓興

隨著國稅局運用AI查稅與大數據技術,未辦理扣繳申報的案例,特別是漏報租金,被查出的情形越來越多

不少小規模營業人,登記時是自己到國稅局辦理,加上免用統一發票無需記外帳,平時未接觸過會計師,一旦收到國稅局的稽核通知,往往感到措手不及

此時,若直接前往國稅局處理,可能面臨更大的問題,包括罰款、補稅甚至影響稅務紀錄,更嚴重的搞到房東不願續租。建議您先諮詢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的專業團隊,協助您分析案件、評估可能的損失及後續影響,再決定最佳解決方案,以降低風險並掌握主動權

關於銓興提供的解決方案,想進一步了解,請按這個超連結

 

短網址:https://reurl.cc/vpp1Na

 吳曉峰  (本案聯絡人)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會計稅務部主任

02-33936624 # 106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公司盈餘分配嗎?這裡面的水很深!

第二季是台灣公司召開股東會的旺季,股東會最重要的事,就是討論「盈餘分配」

上市櫃公司多發股利,散戶和小股東都會很開心

但對中小企業主,尤其家族企業,要不要發股利,要發多少

除了老闆對未來公司經營方向的考量外,稅務上的負擔也會影響股利發放決策

盈餘不分配;公司繳5%稅

公司法第232條(超連結)規定,公司要在彌補完虧損和提列10%的法定盈餘公積後,才能發放股利

若公司決定不發股利,那依所得稅法第66-9條(超連結)就要加徵5%的未分配盈餘稅

舉例來說,公司112年稅後淨利若有5,000,000元,提列10%法定盈餘公積後,還剩下4,500,000元可供分配,若在113年12月31日前不分配這筆盈餘,那在114年5月31日,就要由公司繳225,000元(4,500,000 X 5%)的未分配盈餘稅

很多中小企業老板寧願繳這筆225,000元的稅金,這並不是為了保留資金支應公司未來擴張所需,而是因為分配後,反而要繳更多稅

盈餘分配;股東要繳個人綜合所得稅

若公司在113年把盈餘分配給股東,114年一月就必需開「股利憑單」給股東

股東也因為在113年拿到股利,而必需在114年5月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

伴隨著股利憑單,依所得稅法15條(超連結)會有8.5%的「可扣抵稅額」,但每年每一申報戶的上限是8萬元

若公司只有一個股東,而且把4,500,000的盈餘全數分配,那公司就不用在112年繳未分配盈餘稅

但股東就必需在112年,繳973,400元減80,000元(可扣抵額)的個人綜合所得稅893,400元

    •  4,500,000X30% – 376,600【累進差額】= 973,400
    •  4,500,000 X 8.5% = 382,500, 但最高80,000

PS. 股東另外可以選擇股利收入以 28%分離課稅,何者有利,要另行試算

股權愈分散愈會分股利

盈餘不分配,「公司」要繳225,000元的稅金;

盈餘分配,在「股東」只有一人時,要繳893,400元的稅金

只有一個股東的公司,「公司」=「股東」

這時不分配股利成為合理且明智的抉擇

公司只有一人股東時,盈餘分配與否的稅金負擔比較:

  • 誰繳稅
  • 分配盈餘
  • 不分配盈餘
  • 誰繳稅
  • 股東
  • 公司
  • 繳多少
  • 893,400
  • 225,000

當股權愈分散、合夥經營,或性質不屬於家族企業時,股東想的是錢拿到手才算數

每個股東對於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考量不一樣

所以股東結構愈複雜的公司,股東就愈可能要求公司分配股利

假設4,500,000元平均分給3位股東,每位股東分到1,500,000元

每位股東要繳:[(1,500,000 X 20% – 134,600) – 80,000]=85,400元

3位股東合計要繳:85,400X3 = 256,200元

 

假設4,500,000元平均分給6位股東,每位股東分到750,000元

每位股東反而可以退稅:[(750,000 X 12% – 37,800) – 63,750] = -11,550元

6位股東合計可以退:11,550 X 6 = 69,300元

  • #
  • 不分配盈餘
  • 平均分給3股東
  • 平均分給6股東
  • 誰繳稅
  • 公司
  • 股東
  • 股東
  • 個別繳(退)金額
  • 225,000
  • 85,400
  • (11,550)
  • 合計繳(退)金額
  • 225,000
  • 256,200
  • (69,300)

參考資料:111年度個人綜合所得稅相關資料

關鍵困難是:無法得知股東個人收入情形

前面的計算,都假設股東年度收入只有公司的股利

但在決定是否要分配股利時,就算是會計師,也很難知道公司股東個人其他所得情形,還有扶養親屬的狀況

這會影響到估算時採用的稅率,和各項扣除額的計算

甚至因為可扣抵稅額是以「申報戶」為計算單位

若股東有投資其他公司,並獲配股利,那在評估是否分配股利時,就會更加複雜

所以,從稅金負擔的角度評估是否要分配股利時,其實並不容易

通常銀行理專或保險業務員,在這中間會扮演很重要的協助評估角色,因為他們比較知道客戶實際的財富分配狀況

不分配,總有一天要還的

家族企業型態的中小企業,若長期不分配股利,雖然可以少繳稅,但公司的「淨值」也會逐年墊高

當股東日後遇到遺產或贈與的問題時,依遺產及贈與稅法施行細則第29條(超聯結)

應以繼承開始日或贈與日,公司之「淨值」估算贈與或遺產金額

為了規避遺贈稅,也有人會規畫用出售股權方式,將公司股份移轉到子女身上

這時依財政部82/02/26台財稅第821478448號函(超聯結),若出售價格低於公司淨值

就有可能被國稅局視為售價顯較時價為低

還要注意出售未上市股票的利得,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超聯結),要列入個人之基本所得額

長期以靈活的身段,縱橫國際市場的台灣中小企業,在漸漸邁入退休年紀,準備交班或作財產分配的家族型企業

所面臨的狀況就是公司淨值過高的問題

這問題不是不能解決,「時間」是最好的良藥

盈餘轉增資股東也要繳稅

當公司長期獲利卻不分配股利,使得公司帳列未分配保留盈餘愈變愈高

又因不斷擴張而有向銀行增加貸款的需求時,常會被要求辦理增資

此時若依公司法第240條(超連結),辦理「盈餘轉增資」,股東雖然沒有分到任何的現金,但因為有收到以股票型式分配的股利(股票股利),所以還是會在次年初收到由公司製發的「股利憑單」,並且需繳個人綜合所得稅

當初不想分股利,多半是股東個人稅率高,為了貸款而辦理盈餘轉增資,就算談到了好的利率和條件,也會讓股東因繳個人綜所稅而荷包大傷

銀行的企金人員,也不了解股東個人的所得情形,公司財務長適度的與銀行溝通,避免輕易地辦理盈餘轉增資,才能間接地保障股東個人權益

小心變成公司資金貸與他人

股東也要用錢才能過日子,公司若長期不分配股利,錢當然也不會跑到股東口袋裡

所以「公司的錢就是老板的錢」這樣的想法,又從順理成章的成為老板挪用公司資金,合理而自然的理由

這時,一但公司有外部股東,就以可能依公司法第15條(超聯結)公司法53條(超連結)向公司負責人求償的情形。甚至會被外部股東向法院,提告背信或侵占

事情還沒結束,依據所得稅法24-3條(超連結),就算股東挪用公款後沒付利息,國稅局還是可以設算公司利息收入,要公司多繳些營所稅

最糟的是,公司向銀行借錢,理由不外乎供「資本支出」或「營運週轉」。銀行若發現股東一直挪用公司的錢,在帳上出現鉅額的借方「股東往來」,會大大的影響貸款的意願

聰明人把「營利所得」轉變為「資本利得」

長期不分配盈餘情形的公司,多半是獲利情況良好的家族型企業,股權高度集中在少數家族成員手中,盈餘不分配的目的,也多是個人稅務方面的考量

不少人質疑,獲利好的公司為什麼會把股票送上市櫃,是不是其實預期未來的獲利不會再那麼好了

就像建商蓋了房子,大部份會立即出售馬上賺,而不會長期出租慢慢賺

就算預期未來獲利持續良好,也可以藉由公司上市櫃的過程,把每年想要閃躲的「營利所得」轉變為最具租稅優惠的「資本利得」

除了不再煩惱每年的稅金問題,推動股票上市櫃也能將「股權規畫」、「二代接班」、「永續經營」……等問題一併解決

 

短網址:https://reurl.cc/xQNRMz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免用統一發票全攻略:申請條件、流程與注意事項全解析

什麼是免用統一發票

免用統一發票是針對符合「營業稅特種稅額查定辦法」(超連結) 的小規模營業人,提供的稅務優惠政策

申請成功後,小規模營業人在經營過程中無需開立統一發票,國稅局將依照固定稅額課徵營業稅,大大的減少了稅金的負擔

申請免用統一發票的條件

想要成為免用統一發票的適用對象,需滿足以下條件:

  1. 營業規模小,交易零星:適用對象只限於行號,例如小吃店、水電行或資訊社等組織。公司是不能申請免用統一發票的
  2. 平均每月銷售額未達新台幣 20 萬元:例如冰品店在夏季銷售高,但冬季銷售低,全年平均月銷售額低於 20 萬元,就有機會可以申請
  3. 六個月檢視法:國稅局會檢視最近六個月的總營業額,若未超過 120 萬元,基本上就符合條件
  4. 經營場所規模限制:僅限小規模經營,也必需是一樓店面。但若店面過大、裝潢太豪華、員工人數很多,將難以通過稅局的現場審核

如何申請免用統一發票

  1. 辦理營業登記時申請:在營業登記時向國稅局提出免用統一發票的申請文件,並向稅局說明自己平均的月營業額和店面規模,都符合標準
  2. 申請過程簡單:申請時並不需要請會計師協助,完全可以由自己申請

免用統一發票的優勢

  1. 稅務簡化:不需要開立統一發票,減少記帳工作,直接以固定稅額繳納稅金就可以。稅局每三個月會寄送固定稅額的稅單到營業地址,就像車子的牌照稅或燃料稅一樣,負責人到時拿單子到便利商店繳就可以了
  2. 節省成本:每三個月寄來稅單上的金額,大概就是1,000元到4,000元左右。也因為稅單是主動寄來的,所以不需要請會計師記帳,連記帳費都省下了
  3. 減輕稅金負擔:對於剛起步的新創業者,能大幅降低創業初期的稅務壓力

免用統一發票的限制與注意事項

  1. 客戶需求:有些客戶偏好索取統一發票,特別是公司客戶,因統一發票可作為進項稅額抵扣。拿到免用統一發票收據的客戶,無法扣抵 5% 營業稅,可能影響合作意願
  2. 政府標案限制:參與政府標案通常需提供營業稅申報相關文件(如 401 報表),若選擇免用統一發票,可能因無法提供證明而無法參與投標
  3. 政策趨勢:國稅局近年來積極輔導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改為使用統一發票。長期看來,免用統一發票的適用範圍會逐漸縮小

適合申請免用統一發票的行業

以下行業類型特別適合申請免用統一發票:

  • 小吃店、西點麵包店
  • 小型零售店或五金行
  • 季節性業務(如冰品店)

結論

免用統一發票是小規模營業人節省稅務成本的重要工具,特別適合規模小、銷售額低的行號

但在申請前,需充分評估客戶需求與長遠發展方向,避免影響商業機會

若條件允許,建議儘早向國稅局申請,享受稅務簡化與成本節省的雙重好處

其他參考資料:

 

短網址:https://reurl.cc/nDnG7v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非營利團體不是當然免稅

很多人以為設立《協會、《基金會,或《藝術表演團體這樣的《非營利團體組織,就可以不用繳稅,這其實是大家的誤解

非營利團體(Nonprofit Organization, NPO)在台灣,會被徵收的稅金主要有二種,包含《營利事業所得稅(通常簡稱《營所稅)和《營業稅。在討論稅金問題時,我們都會它們分開來進行討論

營所稅(Profit-seeking Enterprise Income Tax)

非營利團體的營所稅,依據「教育文化公益慈善機關或團體免納所得稅適用標準」,必需符合下列條件,才可以免繳營所稅:

  1. 向主管機關登記或立案
  2. 不能變相進行盈餘分配
  3. 章程規定解散後財產全數捐給國家
  4. 沒有經營和創設目的無關之業務
  5. 資金全數存入金融機構或購買記名有價證券
  6. 主要捐贈人三親等內親屬擔任董監事不超過三分之一
  7. 與主要捐贈人和董監事沒有財務或業務上不正常關係
  8. 年度支出佔收入需達60%以上
  9. 有完備之會計紀錄

這些規定,就是為了防止披著羊皮的狼,假藉非營利團利的名義,實際上卻做著非常營利的事。若不讓這樣的害群之馬,老老實實的繳營所稅,那對於開公司行號經營相同或類似文藝事業的人,就非常的不公平

這些規定中,限制最大的是不能變相進行盈餘分配這條

公司行號經營賺了錢,可以依股東持股比例分配利潤,這也是每個股東每年最大的期待

非營利團體就算賺了錢,就算支出因為達到收入的60%以上而不必繳納營所稅,但這淨賺的40%,也只能存在銀行帳戶裡存起來,不能變相進行盈餘分配

台灣知名的「雲門舞集」,背後的組織其實是《財團法人雲門文化藝術基金會,2023年的收入大約是2.2億元,扣掉各項支出後,年度結餘約有5,800萬元,但卻無需繳納營所稅。雲門基金會從成立以來,到2023年為止,已經累積超過10億元的盈餘,其中4.4億元是銀行存款、超過5億元投資在包含「淡水文化藝術教育中心」的不動產

除了沒有分配餘外,基金會還邀請了宏碁集團創辦人施振榮先生擔任董事長,聯發科的蔡力行先生、廣達電腦的林百里先生、國泰金控的蔡宏圖先生,也都受邀擔任基金會的董事,創辦人林懷民先生自己只擔任了一席董事

非營利團體的成立,如《協會、《基金會,或《藝術表演團體,要的真的是一份永續經營而無私的心,而非只是貪求可以不用繳納營所稅

營業稅(Value-added tax, VAT)

文化部為促進文化藝術的發展,特別規定有關之展覽、表演、映演、拍賣等活動,可以依

文化藝術事業減免營業稅及娛樂稅辦法》,向文化部申請相關收入免徵營業稅及減徵娛樂稅之認可

所以當我們到華山1914看展買門票、當我們到國家戲劇院看全民大劇團表演的舞台劇時,沒有拿到發票,是因為這樣團體都有向文化部申請免徵營業稅。若沒有主動申請,那消費者將同時拿到統一發票和入場券

營業稅的免徵,申請的單位不一定要是「協會」、「基金會」,或「藝術表演團體」這樣的「非營利團體」,公司行號這樣的營利事業,只要舉行關於展覽、表演、映演、拍賣這樣的活動,也都可以向文化部提出申請免徵營業稅

對於營利事業和非營利事業,只要從事符合條件的展覽、表演、映演、拍賣等活動,都可以申請免徵營業稅,主要也是為了維持商業競爭上的公平性。所以是針對行為,而非針對組織別來決定是否免徵營業稅

以沒有接受政府補助為傲的《全民大劇團》,除了登記為戲劇煩的演藝團體,作為演出單位外,也成立了一家資本額將近6,300萬的《全民大劇團股份有限公司,作為每場演出的主辦單位。無論是演藝團體或是公司,都可以向文化部針對每一次的演出,申請免徵營業稅,這也是我們只會拿到演出票券,而不會拿到發票的原因

 

短網址:https://reurl.cc/91by9Y

 

延伸閱讀:非營利組織遇到甲方要求統一發票,怎麼辦?

延伸閱讀:非營利團體報稅需知!避開錯誤,省下麻煩又省錢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銓興有只幫忙處理營所稅或扣繳申報的服務嗎?


目前針對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銓興有單獨提供租金及薪資扣繳憑單申報的服務

這項服務是擔心免用統一發票的小規模營業人因為不了解稅法規定而違反扣繳義務,導致被國稅局處罰

※延伸閱讀:小規模營業人的扣繳申報義務與AI查稅風險

(聯絡人:會計稅務部  吳曉峰  主任;電話02-33936624分機106)

但我們目前沒有只幫忙處理營所稅的服務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10)到銀行開籌備處帳戶小秘訣

隨著洗錢防制法要求越來越嚴格,許多人發現到銀行開戶的難度大幅提升

尤其對於準備創業的人來說,公司成立前的籌備處帳戶開立,及後續把資金存入籌備處帳戶,就常需要準備各式文件,以滿足銀行的審查規範

銀行對於「認識你的客戶」(Know Your Customer, KYC)的要求尤為關鍵,為了加快設立速度,我們必需了解銀行關心的事

銀行審查的重點:地緣性與正當性

為了避免在主管機關檢查時遭到裁罰,銀行需確保開戶理由正當,銀行公會訂有銀行業開戶作業檢核表,要求驗證有開戶需求客戶的地緣性,包括工作、就學、租賃等情況是否符合規範,若客戶無法提供合理解釋,銀行有權拒絕開戶

銀行被裁罰的案例:富邦銀行新光銀行上商海銀彰化銀行

成功開戶的實用案例分享

  1. 攜帶辦公室租約

銀行對於地緣性十分重視,若公司已和房東簽訂租賃合約,建議將租約帶到銀行,作為您選擇在該分行開戶的證明。這不僅顯示公司經營地點的真實性,還能加速審核流程,讓您在取得資本額簽證程序所需存入資本金證明更順利

  1. 提供名片與工作證明

不少創業者在創業初期,仍同時擁有正職工作。若您選擇在現任職公司附近的銀行開戶,建議提供一張公司名片或工作證明。這不僅能說明地緣性,還能展現您的創業方向與專業背景的相關性,讓銀行更信任您是合適的開戶對象

  1. 由主要股東辦理開戶

對於企業開戶而言,持股較高的股東往往被視為公司的主要負責人。銀行通常希望能與真正掌控公司決策的人進行接觸。因此,若開戶過程中遭遇困難,可以考慮由大股東出面,這樣更能讓銀行相信開戶的真實性與合規性

小結:如何助您順利開戶?

在找會計師辦理資本額簽證前,開立銀行籌備處帳戶,並存入公司資本金是必要的過程。透過準備充足的文件,例如租賃合約、公司名片或股東資料,能有效提高審核的通過率

 


延伸閱讀:

(1)要到銀行開立公司「籌備處」的帳戶

(2)存摺中不一定要顯示存款股東姓名

(3)幫親友存入資金並不違法

(4)不同股東可以合併匯一筆錢進帳戶

(5)一個人匯多筆款項是可以的

(6)匯入帳戶的資金可以比資本額高

(7)影印或掃描存摺是基本的尊重和禮貌

(8)基準日後資金就可以開始使用

(9)餘額證明提供的方式可以很多元

(10)到銀行開籌備處帳戶小秘訣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營利事業所得稅申報常見錯誤

營業收入

  • 經營三角貿易及外銷所收取之外匯收入漏未申報營業收入

提醒:所得稅法第3條,公司應就境內、境外外全部所得,合併課徵營利事業所得稅

  • 外銷貨物,未依營所稅查核準則第15條之2規定,以外銷貨物報關日或郵政及快遞事業掣發執據蓋用戳記日所屬會計年度認列收入,而誤以交貨、驗收或收款日所屬會計年度認列收入

提醒:若主張報關後商品是移運至海外發貨倉庫,需依財政部890401台財稅第0890450962號函,請台灣或當地會計師進行盤點並對收入調節表提出簽證報告

  • 小規模營利事業於年度中改為使用統一發票商號,而於辦理當年度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漏未申報其屬小規模營利事業期間查定課徵之銷售額

提醒:年度中由免用改為使用統一發票,辦理當年度營所稅申報時,要把免用統一發票期間查定銷售額,併入營業額。具體作法是不變動「帳戴結算金額」,而是把查定銷售額加到「自行依法調整後金額」欄中。營業收入調節說明,則是把查定銷售額列在「75 其他」欄中,並說明是「免用統一發票期間查定銷售額」。短漏報營業收入,除補稅外,還會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被處最高二倍的罰金

  • 營利事業已交付開立銷貨發票之貨品,收入已實現,惟仍帳列預收貨款,隱匿該筆營業收入

提醒:應仔細調節「本年度結算申報營業收入總額」與「總分支機構申報營業稅銷售額」間差額,確認未短漏列營業收入。短漏報營業收入,除補稅外,還會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被處最高二倍的罰金

  • 營利事業銷售下腳及廢料,漏未依營所稅查核準則第36條規定,將其列為收入或成本之減項,致短漏報所得

提醒:短漏報營業收入,除補稅外,還會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被處最高二倍的罰金

  • 上年度預收款項未轉列本年度申報營業收入,亦未於申報書營業收入調節欄項下揭露並調整說明,致漏報營業收入

提醒:結帳時應檢視上一年度結算申報書第1頁的「營業收入調節說明」,「76 本期預收款」欄,若填有金額就要注意預收款是否應轉收入。短漏報營業收入,除補稅外,還會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被處最高二倍的罰金

提醒:公司之資金貸與股東或任何他人未收取利息,或約定的利息偏低,除了屬於預支薪資外,應按資金貸與期間所屬年度一月一日臺灣銀行之基準利率計算公司利息收入。

  • 營利事業短報海關退稅、保險理賠、銀行利息收入、政府補助款、機會中獎獎金及領回未支付員工退休金或資遣費之退休準備金等收入

提醒:海關、保險公司、政府機關…….等,都會將給付金額通報給國稅局,若有漏報收入,除補稅外,還會依所得稅法第110條規定被處最高二倍的罰金。

營業費用

  1. 營利事業列報經營本業及附屬業務以外之損失,或個人、家庭之消費支出
  2. 營利事業列報長期駐外人員薪資、旅費、保險費、伙食費等費用,未能提示從事與營業活動有關之證明文件,亦未列報管理或技術服務相對收入,不符收入費用配合原則
  3. 營利事業以無僱用事實之人頭,虛報薪資支出、伙食費、保險費及退休金等費用
  4. 營利事業辦理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時,未對文具用品及包裝費用進行實際盤存調整,以致於高估營業費用
  5. 營利事業修繕費支出之效能非2年內所能耗竭,未依營所稅查核準則第77條第2款規定列為資本支出
  6. 因債務人倒閉致債權不能收回之呆帳損失,應取具郵政事業無法送達之存證函,該存證函並應書有催收日於主管機關依法登記之營業所在地址,憑以認定呆帳損失
  7. 營利事業列報國外佣金支出,僅具備形式之合約書、付款證明,卻未能依營所稅查核準則第92條規定,提示具體勞務之仲介事實及佣金計算資料
  8. 依營所稅查核準則第99條規定,投資損失應以實現者為限;其被投資之事業發生虧損,而原出資額並未折減者,不予認定·營利事業於被投資公司發生虧損後始進行投資,其原出資額並未減損,不得認列投資損失
  9. 營利事業申報國外投資損失,該被投資公司並無實質營運活動,申報時未檢附轉投資具有實質營運之事業因營業上虧損致該國外被投資事業發生損失之證明文件,與營所稅查核準則第99條第2款規定不符,不得認列
  10. 營利事業財務報表有尚未彌補之累積虧損卻列報對政黨、政治圍體或參選人之捐贈支出,不符合政治獻金法第7條第1項第3款有累積虧損未依規定彌補之營利事業不得捐贈政治獻金之規定
  11. 銷售房地之廣告費及佣金支出,於房屋未完工交屋前,係預售房地所發生之推銷費用,應按遞延費用列帳,配合房地銷售收入列為出售年度費用

短網址:https://reurl.cc/g6KzkN

吳曉峰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稅務部主任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營業稅申報常見錯誤態樣及應注意事項

台灣的營業稅採「自動報繳制」,營業人需在每兩個月的申報期內主動申報。申報後,國稅局會透過電腦比對進銷項資料,以確認正確性

實務上,因為一時疏忽造成申報錯誤,進而遭遇補稅或處罰的情況時有發生,依據國稅局的整理,常見的申報錯誤有以下八點:

  1. 誤申報到關係企業或分支機構的進項憑證:建議在進項憑證申報扣抵前,再次確認買受人統一編號,避免填錯
  2. 進項憑證重複申報扣抵銷項稅額:已申報過的進項憑證最好分開保存或註記,以免重複扣抵
  3. 網路申報銷貨退回、進貨退出或折讓證明單,以合計數申報:前述的證明單,必需採逐筆申報的方式,不能合併成一筆申報
  4. 同筆交易取得或開立連續多張統一發票時,未正確登錄統一發票字軌及銷售額:通常這種情況下,銷售總額會記載在最後一張統一發票,因此在申報進項或銷項時,應該登錄最後一張的統一發票字軌及銷售額
  5. 海關進口稅費繳納證申報扣抵期別錯誤:繳納證應以稅單繳納日期為申報扣抵期別,不得提前扣抵
  6. 國外股利收入漏報:要記得在當年度最後一期申報免稅銷售額時,將國內、外股利收入一併列入,只列入取得股利憑單的國內股利收入是錯誤的作法
  7. 銷項發票作廢處理錯誤:已作廢統一發票的收執聯及扣抵聯,應於收回後確實裝釘於同編號的存根聯上。若沒有正確處理或裝釘錯誤,會造成漏報銷售額的後果
  8. 非經海關出口零稅率未檢附證適當證明:誤將非經海關出口零稅率銷售額,申報為經海關出口零稅率銷售額,導致未檢附適用零稅率證明文件,經稅局系統查核後產生異常

如果在申報後才發現錯誤,只要在未經檢舉及被調查前自動補報補繳稅款及利息,依據《稅捐稽徵法》第48條之1規定,就可以不被處罰

 

短網址:https://reurl.cc/ado8QG

吳曉峰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會計稅務部主任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創業成功的三個心法

創業,對許多年輕人來說,代表著自由、實現夢想和財務自主。但這條路並不平坦,成功的創業者需要具備多方能力,才能面對挑戰並克服困難

在這裡,我們將探討三個徵型企業創業成功的關鍵原則:創業靠技術,展業靠業務,賺錢靠財務

同時,文中我們也會強調本事、本錢、本人,對微型企業創業成功的重要性

創業靠技術:本事是基礎

掌握到核心技術才能創業,這就是靠著創業者的「本事」

無論你是想開一家餐廳、設計產品,還是提供技術服務,技術都是成功創業的基石,只有具備無法輕易被取代的技術,才能夠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一席之地

餐飲業是很多人創的首選,但如果只能提供無差異化的餐點,消費者很難持續來消費;但若能創造出獨特的口味,並且擁有穩定的品質,那麼這項技術就是創業成功的關鍵競爭力

沒有技術、沒有本事,還想出來創業的人,就會加入「連鎖加盟體系」,花錢買別人的技術、本事,或是KNOW-HOW

展業靠業務:本人是關鍵

有了技術,接下來的挑戰就是如何讓更多人知道你的產品或服務,這就是「展業靠業務」的部分

很多創業者以為只要技術、產品夠好,顧客自然會上門。但實際上,業務能力是讓創業能否擴展的關鍵

首先,市場推廣策略最重要。假設你開了一家餐廳,如何讓顧客知道它的存在?這時你需要利用有效的市場推廣手段,例如:

  1. 社群媒體行銷:透過 FB、IG、YT ……,分享你的特色產品、餐廳氣氛,以及顧客的正面評價。同時,舉辦如「打卡送優惠」的活動,可以吸引更多潛在顧客前來體驗。這種策略特別適合年輕群體,社群媒體的影響力能迅速擴展知名度
  2. 與網紅或當地媒體合作:邀請美食部落客或地方影響力人物試吃,並且分享他們的用餐經驗,這種口碑行銷往往比傳統廣告來得更有說服力
  3. 推出優惠活動和會員方案:例如,新顧客首次用餐打折,或推出累積點數的會員卡,這不僅能吸引新顧客,還能提高老顧客的回訪率。持續的優惠方案讓顧客感受到價值,進而增加他們的忠誠度。

這些推廣策略都需要創業者本人的投入,因為業務的成敗與創業者的個人魅力、溝通技巧和行銷策略密切相關。這就是為什麼說「展業靠業務」,其中創業者本人在關鍵時刻起到推動作用

賺錢靠財務:本錢是保障

當技術和業務都走上正軌,創業者會面臨如何持續賺錢的問題。這時,財務管理是關鍵。很多創業者初期專注於技術和推廣,卻忽視了財務的健康狀況,導致後來現金流問題難以應對,甚至導致事業經營陷入困境

「賺錢靠財務」強調的是有效的資金運作和成本控管。以下是一些常見的財務管理要點:

  1. 控制成本:特別是在創業初期,保持成本精打細算至關重要。例如,經營電商的創業者如果進貨過多,可能會導致庫存積壓,這不僅占用資金,還有可能面臨商品過時的風險。通過精準預測銷售量,避免過度進貨,能幫助公司保持現金流的靈活性
  2. 優化資源配置:透過與供應商議價獲得更好的價格,或選擇更具成本效益的物流方案,這些小細節都能大幅影響公司利潤
  3. 監控現金流:現金流是公司運營的生命線。即使你的銷售額不錯,但如果支出和應收帳款管理不善,導致現金不足,公司仍然可能面臨困境。因此,定期檢視財務報表,了解收入與支出的平衡狀況,並提早制定應對策略,是創業者必須養成的好習慣

具備良好的財務管理能力,才能確保事業穩健發展,實現真正的盈利

創業心法總結

創業是一個需要多方能力的過程,從技術專業到業務推廣,再到財務管理,每一個環節都至關重要。創業靠技術,本事的核心技能是打入市場的基礎;展業靠業務,本人的投入讓你的事業能夠被更多人知道並接受;而賺錢靠財務,本錢是確保公司能夠長期運作並持續獲利的關鍵

 

短網址:https://reurl.cc/8Xm58g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