銓興的ESG永續政策與方案

環境保護 Environment

  • 全面採用節能燈具及節能電腦與冷氣設備,減少用電量
  • 加速數位轉型,帳冊憑證採用電子式儲存,降低紙張使用量
  • 鼓勵並輔導客戶使用電子發票,減少紙張的使用與寄送的碳足跡
  • 採用網路申報方式,減少紙張使用量和減少碳足跡

社會責任 Social

  • 員工每年加薪,並且從獎金的獲得分享事務所經營成果
  • 遵守並執行洗錢防制措施,協助維護金融市場交易秩序
  • 輔導新設企業茁壯,促進商業環境的健康發展
  • 平衡企業與稅局對法令規定的異見,協助各項稅源順利徵收

公司治理 Governance

  • 以誠信、正直為經;專業、堅持為緯,形塑企業文化
  • 鼓勵員工提出意見並辯證討論,提升員工多元素養
  • 建立書面化制度及標準操作流程,隨時依實務情況修正

透過實踐ESG永續政策與方案,我們期待能在提供財稅會計服務的過程中,實踐B型企業更多對環境社會的使命,成為改變世界的力量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老板除了薪水外還要負擔的員工福利成本

員工福利成本–勞、健、退

台灣法令規定,老板至少需負擔員工額外的三種福利成本:勞保、健保、退休金

以一般的薪資水準來說,三者加起來大約是員工薪資的19.24%(2024年)

這個比例隨著勞保費及健保費率逐年提高,也會變得愈來愈高

若員工薪水是 45,800 (含伙食費):

  1. 老闆除了付員工本薪外,每月還要多負擔 8,812元的員工福利金成本
  2. 員工每個月也要被扣 1,810 元的勞、健保自負額

員工福利成本(僱主)

薪水 45,800元的員工,老闆每個月人事總成本是 54,612 元(45,800元+8,812元);

但員工實際拿到的只有 43,990 元(45,800元-1,810元),這中間差額有10,622 元

員工福利成本(員工)

用薪資條作溝通橋樑

老闆對於員工,是用實際付出的 54,612元在評估績效

員工在評價自己的努力程度,通常是用 43,990元這個金額在考量

這也難怪老闆跟員工間經常會有認知上的差異

為了調和老闆跟員工認知上的差距

建議在每個月給員工的薪資條上,將勞、健保及退休金的成本明確標示出來

開誠佈公,才能凝聚共識

逐年增加的員工福利成本

有意創業的朋友,在估算人事成本時,也要將員工福利成本考慮進去

依照過去的經驗,員工福利成本的負擔只會愈來愈重

113年

112年 111年 110年 109年 108年
19.24% 19.27% 18.95% 18.95% 18.23%

18.23%

 

短網址:https://reurl.cc/ROZkKZ

延伸閱讀:一人公司勞健保攻略(無員工)

延伸閱讀:公司勞健保攻略(有員工)

葉輔燿 經理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工商部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創業在台北市 內行人先辦地址預查

在台北市地址預查完成才能辦登記

任何想要創業的人,都可以到經濟部商業發展署設立的「全國商工行政入口網」,查詢並下戴制式的公司設立應備文件,或商業登記應備文件

唯獨台北市,在申請成立公司行號前,除了全國統一的制式文件外,還必需附上六個月內申請的「營業場所土地使用分區管制與建築管理規定查詢表」

在確定沒有違反「都市計劃」和「建築管理」法規後,台北市政府才允許辦理公司登記

預查結果這樣看

任何人都可以到台北市商業處「營業場所預先查詢」的網頁,免費辦理地址預查

申請後,一般三天內會得到台北市政府的正式回應,至於通不通過要這樣看:

  • 查詢的結果,必需「都計」和「建管」的審查意見都是「符合」,才算真的符合規定
  • 這個地址可以作為「F501060 餐館業」使用
  • 對於審查意見中加註的部份,也要仔細看清楚。台北市政府在這個案子中,特別提醒:
    1. 僅限一樓使用
    2. 不得佔用平台及地下室

  • 審查意見無論是「都計」或「建管」有任何一個「不符合」,那就表示不能登記這個營業項目
  • 同樣的地址,可以作為「餐館業」使用;但若作為「飲酒店業」,那就違法了
  • 若想把「不符合」改為成「符合」,那就必需去找建築師協助。找建築師的意思,就是要多花一筆錢!!

營業場所使用用途(是否限辦)的選擇

申請地址預查時,到了第三頁的「是否限辦」這欄要怎麼選,是很多人的疑問

「是否限辦」就是「登記地址是不是只限於作辦公室使用??」,分為三個選項:

  1. 本業使用:若是經營零售店面、餐廳、咖啡廳及健身房等有實體店面的公司或行號,就會選「本業使用」。一樓的店面,通常都會選擇這項
  2. 限辦公室使用:若是沒有堆放存貨、展示品,單純讓同仁進駐辦公的地方,那就會選「限辦公室使用」。設立在二樓以上的公司行號,理論上都會是限辦公室使用
  3. 住宅為主兼辦公室使用:經營電子商務、跑單幫的SOHO族、進駐百貨商場及大學育成中心,為了節省租金,有人會把自己的住宅兼作辦公室使用。簡單的說就是把公司登記在自己家裡

登記在自己家有規矩

住家兼辦公室使用的意思,是指辦公室空間不能超過全部空間的2/5

但市政府又沒有搜索票,除非有人檢舉,而且是照了很清楚的照片去檢舉,公務員根本不能隨便進到任何人家裡調查,辦公室有沒有使用超過2/5的面積

所以在申請地址預查時,會請申請人加附一張「切結書」,切結沒有違規使用的情形

另外,公司登記在家中會增加房屋及地價稅負擔,建議先徵詢屋主的同意,並且評估增加稅金的負擔

違法使用罰很大

若在辦理預查時作假,例如在不能作飲酒店的地址預查「餐館業」通過並登記完成後,實際卻作為「飲酒店業」使用

這種違規使用的情形若被發現,在確實改善前,會被「連續」處以6萬元以上30萬元以下罰鍰外,現場也會被斷水斷電

先預查 再簽約

建議創業夥伴看到喜歡的店面或辦公室,先線上申請地址預查審查結果符合規定後,再和房東簽訂租賃契約,以免產生不必要的困擾

或是在租約上註明:若無法登記作為辦公室(或:餐廳、倉庫……)使用,租約自始無效,出租人並願全額退還押金。這樣的條文,以保障自身的權益

短網址:https://reurl.cc/1345vp

 

葉輔燿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工商部經理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買發票 千萬母湯喔

買發票是準自殺行為

因為公司利潤不高,但還要繳很多「營業稅」,有人就去「買發票」來衝金額抵稅

這樣的想法很糟,因為這種買發票來「虛報進項稅額」的行為,觸犯了營業稅法第51條,除了補稅外,還會被罰五倍以下的罰鍰

營業稅是5%,加上罰5倍總共是30%,被抓到一次,辛苦賺到的利潤就沒有了

所以買發票對公司來說,可以說就是準自殺行為

延伸閱讀實際成本很高卻仍需繳很多稅原因 — 5%營業稅

買發票的錢不如繳給政府

拿不到發票扣抵營業稅,就是多繳5%的營業稅

賣發票給你的人,一定不只收你5%,因為對方除了「營業稅」,還要繳年度的「營利事業所得稅」(營所稅),另外還要加上些仲介利潤

算來算去,買發票最後得到好處的,是介紹你去買發票而收佣金的人

買了發票除了多付錢,還讓自己可能被抓、被罰,實在不划算,還不如老老實實把5%的營業稅繳給政府

營所稅的問題不需用買發票解決

年度營所稅申報時憑證不夠,是教唆公司老闆買發票的主要理由

其實這是他們自己想要賺仲介費的話術

其實還是有其他方式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所以千千萬萬不要用買發票這種準自殺行為來解決憑證不夠的問題

常有賣發票向銀行「詐貸」的新聞

你想買發票,那就必需有人在「賣發票」

賣出發票後,賣發票的公司也要繳稅,那他們到底在圖什麼呢

他們主要是想要透過賣發票,創造假的營業額,然後向銀行借錢

這種行為叫「詐貸」

一但詐貸成功,負責人就跑路,不但不用還銀行錢,本來要繳的稅金也不用繳了

這不但是犯罪行為,而且是預謀犯罪

「虛設行號」,也就是找人頭開假公司,騙國稅局核准他們使用統一發票,就是「詐貸」計畫的第一步

所以國稅局對「賣發票」、「虛設行號」這些行為,非常、十分、極度的厭惡

一但查到、抓到後,處罰也絶對沒有在手軟的

 

遠離要你買(賣)發票的人

若有人告訴你公司進項憑證不夠,要公司多找些發票衝些金額來抵,公司找不到還可以由他來幫忙找,這時請遠離他們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若有人告訴你公司發票開的不夠,他要幫你多開一些發票出去,不然國稅局就可能會……,這些發票八成就是被拿去賣了。這時請遠離他們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他可能是不肖的會計師、不肖的記帳士,甚至可能是沒有執照的記帳業……,請遠離他們以保障自己的安全

 

短網址:https://reurl.cc/GA7XkZ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美容師合法開業登記實務

美容師登記

美容業的範圍很廣泛

美容師自己開個小間的美甲店、指甲彩繪店、臉部美容店、美睫店、護膚坊、美容沙龍、美體雕塑坊……,都屬於政府定義美容業的範圍

規模小、個人經營、街邊分租小店、租用小套房經營……,這些都是這美容業經營的特性

若是店裡有隔成一間間的包廂、有一定規模而採商業化模式經營,或是在招牌上被看到「按摩」二個字,那就會被政府認定為八大行業中的「理容業」,管制就變得很嚴格

若宣稱或涉及醫療行為,那也不屬於美容業的範圍

剛開店的美容師不用登記

剛開店創業的美容師,每個月營業額若沒有超過「營業稅起徵點」40,000元,依照商業登記法第5條規定和國稅局的稽徵實務,並不需要馬上辦理登記

剛開始開業要忙的事很多,登記不是最急的事,很多人是等收到國稅局來函後,才去補登記,在愛心辦稅的基礎下,收到通知函再去辦登記,實務上也不會受處罰

要注意,當收到國稅局發函時,除了要去國稅局補辦「營業登記(稅籍登記)」外,也要到當地縣市政府補辦「商業登記」,才能完全合法

氣死人,想登記卻不能登記

想補辦登記卻發現不能登記時,不但氣人,還很麻煩,畢竟已經忙了好一陣子,裝潢、設備都花了錢。

  1. 若工作室的地址在「商業區」,那登記美容工作室一定沒問題,若是在住宅區或工業區,能不能登記就要看當地政府的個別規定
  2. 房東不願意是常遇到的問題,他們大部份是怕登記後稅金會被提高。
  3. 若是遇到「二房東」,因為手上沒有「房屋稅單影本」,那就沒辦法辦登記。「房屋稅單影本」是辦登記時的必要文件。

租屋前停、看、聽

美容工作室,開業初期確實可以不用登記,但為了避免想登記卻不能登記的問題,建議可以先這樣作:

  1. 美容工作室設立基本上都有群聚效應,可以觀察並詢問附近店家是否可以合法登記,再決定是否租來開店
  2. 房東簽約前,就問清楚是不是可以登記,多出來的稅金誰負擔。先小人後君子,之後反而會合作的長長久久
  3. 簽約時,請房東附上「房屋稅單影本」,絶對不能後補,才能保障自己的權益。有經驗的專業房東,絶對會很爽快的給出來,不然就會明確的說不能登記
  4. 在開店前就辦好登記,免得之後出問題而後悔。

後記

美容業,登記的行業代碼是:JZ99080 美容美髮服務業

美容業的登記,並沒有要求提供專業執照

 

#美容業 #美容工作室 #美甲店 #指甲彩繪店 #臉部美容店 #美睫店 #護膚坊 #美容沙龍 #美體雕塑坊 #登記 #設立

短網址:https://reurl.cc/EoEMzv

 

葉輔燿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工商部經理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實際成本很高卻仍需繳很多稅原因 — 5%營業稅

營業稅負擔

營業稅的計算公式 簡單但粗暴

公司行號成立後

除了取得免用統一發票的資格,否則就必需開立發票

並且每在單數月(1、3、5、7、9、11月) 的15日期,繳納前二個月的營業稅

營業稅的計算方式很簡單:

應繳營業稅稅金=(開出的發票 — 拿到的發票)×5%

 

要注意的是,因為吃、喝、玩、樂的支出拿到的發票

依據營業稅法第19條,是不拿來當減項的

還有,買乘人自用小客車(行照上是「自小客」)時,拿到的發票也不能當減項

房租支出沒有發票 不能用來扣營業稅

以餐飲業為例

要拿到發票來扣減營業稅其實並不容易

餐飲業主要的成本有三項:租金、薪資、食材

除非房東是公司

不然跟個人房東租房子,頂多能拿到收據或匯款證明,其實拿不到發票

薪資支出沒有發票 不能用來扣營業稅

薪資雖然佔經營成本的比重很大

但包含相關勞健保和退休金的支出,其實都沒辦法拿到「發票」

給員工的薪水只有匯款證明,拿現金的臨時工頂多只會簽回勞務報酬單

年底還要開扣繳憑單,就是拿不到「發票」

延申閱讀:老板除了薪水外還要負擔的員工福利成本

食材的採購沒有發票 不能用來扣營業稅

食材採購對餐飲業來說絶對是一筆大支出

但在傳統市場或直接從農漁民手中採買食材,拿到的也只會是收據,而非統一發票

收據是沒有辦法在申報營業稅時當作減項的

除了在開業初期因為裝潢、採買鍋碗瓢盆;平時水電瓦斯、購買調味料這些支出外

要拿到發票來扣抵營業稅,其實並不容易

所以餐飲業若是實實在在的開發票,那要繳的營業稅事實上是非常多的

以勞務支出為主的行業都面臨同樣問題

在服飾零售公司、顧問公司、設計公司……等

只要成本結構是以租金、薪資為主的行業,雖然實際上經營的成本很高,也就是利潤並沒有太多

但在營業稅這麼簡單的計算公式下,可以拿到用來當減項的發票其實不多

所以營業稅的負擔都是很高的,這也是營業稅最粗暴的地方

漏開發票罰很重

因為想少繳營業稅,所以很多人就辦法少開、漏開發票給客戶

若是不幸被國稅局查到,那損失就會很大

除了補稅加罰款,還有可能被國稅區施以停業的處罰

詳細內容請參考:為什麼便利商店不漏開發票?

買發票是準自殺行為

不能漏開發票,有人就想說去買發票來扣抵

這樣的想法很糟,因為國稅局對買發票的行為很痛恨

所以被抓到的話會罰的很重

詳細內容請參考:買發票 千萬母湯喔!

營業稅支出是經營的必要成本

拿不到發票來扣抵,漏開發票的風險也很大,繳稅肯定是跑不掉了

但我們可以這樣作,盡可能減少營業稅的負擔:

  1. 老板和業務手機的戶名,改為公司,增加可扣抵的金額
  2. 老板和業務在外跑業務,加油時拿到的發票打上統一編號,增加可扣抵的金額
  3. 把營業稅支出當作是經營上的必要成本,產品訂價時把營業稅的負擔考慮進去,才不會造成訂價低估的情形
  4. 報價時,特別註明金額「未稅」,就是不含營業稅的意思。當客戶是公司時,支付的營業也可以拿來扣抵,所以大家都有另外支付營業稅的默契

 

短網址:https://reurl.cc/dDRGbk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一人公司勞健保攻略(無員工)

勞健保保在其他公司時

Freelancer、SOHO、Self-employed、Work on a piecework basis

常為了開發票方便而開「有限公司」或「行號」

這種公司也會被外界稱為:一人公司

這樣的公司除了負責人,也就是老闆自己外,沒有僱用任何員工

若負責人其實還有在其他公司上班

勞健保、退休金已經保在上班的地方

那就無需重覆投保在自己設立的公司

勞健保沒有保在其他公司時

  • 2-1  健保

(1)必需自行成立健保投保單位

負責人的健保必需保在自己公司(成立健保單位連結)

若公司設立後沒有成立健保投保單位

就會接到健保局寄來的通知函(如圖例中棕色底線部分)

要求自營業主(就是一人公司的負責人)

應從自己的公司投健保(紫色底線)

(2)健保局也會提醒

若已在其他公司投保

可以回覆健保局已在其它公司投保的事實(紅色底線)

(3)不能把健保投到工會(綠色底線)

(4)投保金額最低為 36,300元,目前每個月健保費負擔是 1,877

健保局公文

  • 2-2  勞保

(1)一人公司負責人,可以不保勞保

之後只要繳納「國民年金」就可以了

(2)勞保局的網頁中已經有清楚的說明

沒僱用員工的一人公司負責人,不得以自己公司名義成立投保單位,單獨為負責人辦理參加勞工保險(連結)

(3)考慮到工會投保

仍想保勞保,可以去找職業工會保。但不是每個工會都會接受,只能自己去各個工會私下問

  • 2-3  新制勞工退休金(6%)

(1)一人公司負責人,沒辦法繳保6%退休金

(2)就算在職業工會保勞保,也沒有辦法

 

短網址:https://reurl.cc/1YL6nX

延伸閱讀:公司登記在家的稅金負擔一次說清楚

延伸閱讀:老板除了薪水外還要負擔的員工福利成本

 

葉輔燿 經理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工商部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有建議到事務所的交通方式嗎?


我們事務所的地址是:台北中正區忠孝東路二段130號4樓之7

  1. 在捷運 忠孝新生站,2號出口
  2. 出站後右轉,過馬路後即可到事務所(樓下是 摩斯漢堡)
  3. 所以搭捷運是我們最建議的方式,方便又環保
  4. 若想以其他方式來訪,可以參考聯絡我們(超聯結)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控股公司的綜合稅務考量

大立光(3008.TW)主要股東以家族傳承為理由,將家族成員持股,轉讓至新成立的閉鎖型控股公司,並使該公司成為大立光第一大法人股東後,掀起一波討論與學習的風潮

依據已知的規畫,未來控股公司每年分得的股利扣除相關稅負金額之後,會再增加對大立光的持股

股票抵繳股款免徵證券交易稅

成立控股公司實現家族傳承的實務操作上,是依據公司法第131條第1項272條,以股票抵繳控股公司股款的方式進行

以上市櫃公司股票抵繳股款時,則不會被視為場外交易

之所以不採取以現金出資後買入股票,除了省去了處理金流的麻煩外,以股作價成立控股公司免徵千分之三的證券交易稅,及省下的交易手續費,也是重要的原因。

短線買賣不適合用投資公司

控股公司是以長期持股獲配股利為成立目的,短線進出股市賺取資本利得並不適合以設立投資公司方式為之

目前證券交易所得稅雖然停徵,但證券交易所得必需計入營利事業基本所得額,而不必計入個人基本所得額

所以當用個人名義買賣股票,年度獲利500萬元,是完全不用繳稅的

但當以投資公司進行交易,年度獲利500萬雖免繳證券交易所得稅,但卻必需繳54萬的基本稅額【(500萬 – 50萬)x 12% = 54萬】

控股公司的節稅效果

控股公司的節稅效果,在長期獲配股利的投資策略下,是非常明顯的。我們以年度獲配股利1,000萬元的狀況下,分析以個人或控股公司持股時整體稅費負擔

獲配1,000萬股利的年度,我們設定為第「T」年

1. 個人持股:

負擔人

年度 二代健保 營所稅 未分配盈餘稅 綜所稅

個人

T 21.1 0 0

0

個人

T+1 0 0 0

280

合計

301.1

備註

1.      二代健保 = 1,000萬 x 2.11% = 21.1萬

2.      綜所稅 = 1,000萬 x 28% = 28萬

個人持股時,發放股利的公司會先代扣2.11%的二代健保費

收到股利的次年度,股東則以分離課稅方式,為股利收入繳納280萬的個人綜合所得稅

合計個人持股的總稅費負擔為301.1萬元

2. 控股公司持股(獲利會分配股利):

負擔人

年度 二代健保 營所稅 未分配盈餘稅 綜所稅

X

T

0 0 0 0

個人

T+1

18.99 0 0

0

個人 T+2 0 0 0

252

合計

270.99

備註

  1. 可分配盈餘 = 1,000萬 – 1,000萬x 10%【法定公積】 = 900萬
  2. 二代健保 = 900萬 x 2.11% = 18.99萬
  3. 綜所稅 = 900萬 x 28% = 252萬

控股公司並非全民健康保險法規範的保險對象,所以獲配股利並不會被扣取二代健保費補充保費。並且因為所得稅法第42條規定,股利收入不計入所得課稅,所以營利事業所得稅負擔為0元。

第二年投資公司需先提列10%的法定公積,並在配發900萬股利給股東前,代扣二代健保費18.99萬

第三年,最終受益股東會選擇分離課稅方式,為股利收入繳納252萬元的個人綜合所得稅

合計控股公司持股,且分配獲利時,總稅費負擔為270.99萬元

3.控股公司持股(獲利不分配股利):

負擔人

年度 二代健保 營所稅 未分配盈餘稅

綜所稅

X

T 0 0 0 0

X

T+1 0 0 0

0

公司 T+2 0 0 45

0

合計

45

備註

  1. 可分配盈餘 = 1,000萬 – 1,000萬x 10%【法定公積】 = 900萬
  2. 未分配盈餘稅 = 900萬 x 5% = 45萬

最極端的方式,是控股公司獲配股利後,第二年並不分配股利給最終受益股東,而是在第三年,提列10%的法定盈餘公積後,直接繳納5%,也就是45萬元的未分配盈餘稅

成立控股公司長期持股持續獲配股利,除了家族傳承的好處外,在控股公司沒有任何費用支出且不分配股利的情況下,總體稅金負擔從301.1萬減少至45萬

資金挪用的利息設算

控股公司不分配利雖然得到了節稅的效果,但也會造成沒錢可用的問題,所以適度地依家族股東需要分配股利,應是較為合理的作法

若不分配股利,而任由股東挪用控股公司的資金,依所得稅法第24條之3,需依挪用年度1月1日臺灣銀行之基準利率設算公司利息收入課稅

股票抵繳股款成立控股公司的稅務風險

以股票抵繳股款成立控股公司,在控股公司獲配大量股利收入卻不分配的情形下,可為最終實質受益股東節省大筆稅金。但國稅局若懷疑有藉股權移轉規避或減少納稅義務時,仍可依所得稅法第14條之3,按實際交易事實調整應納稅額

對於是否有不當規避的行為,國稅局則定有「藉股權移轉或虛偽安排不當規避稅負之認定原則」。其中包含了股權移轉時機,是在獲取鉅額處分利益或分配盈餘前;藉由負擔未分配盈餘加徵5%營利事業所得稅,規避個人綜合所得稅累進稅率;整體稅負較未轉讓前有減少情形…….等

以控股公司持有未上市股之考量

當規劃讓未上市櫃公司的股權由控股公司持有時,很多人會因為證券交易所得免稅,先把公司組織變更為股份有限公司,並且印製並發行股票,再將股票賣給控股公司

若直接有限公司作價抵繳控股公司股款,那抵繳時公司淨值與原始投資成本間的差額,就會被視為「財產交易所得」,在享受節稅效果前就必需先繳納個人綜合所得稅

組織變更加為股份有限公司並印製股票,合法地規避了個人綜合所得稅的負擔。但個人基本所得額,依所得基本稅額條例第12條規定,包含了交易未上市櫃股票的免稅證券交易所得,也就是說當移轉股票的淨值與原取得成本差額超過670萬元時,就要繳交20%的個人基本稅額

這項規定很重要,卻常被忽略,因為這項規定是自民國110年1月1日起開始實施的

以股票抵繳控股公司股款的金額超過原取得成本部分,依規定也是屬於證券交易所得。所以在規劃以未上市櫃股票抵繳股款成立控股公司前,應考慮是否會產生個人基本稅額的問題

年度贈與金額的計算

設立控股公司的目的,主要是家族永續傳承的規劃,這其實一定包含運用每年244萬免稅贈與的額度,適度將控股公司股權移轉至子女名下

控股公司贈與價值的認定,除了資產淨值外,屬於上市櫃公司股權的部份,還需調整至贈與日的市價。不少人會因為忽略這個規定,而多算了當年度可以免稅贈與的股數,導致後續被國稅局要求補稅

同樣的規定亦適用於遺產稅申報的案件

結語

為家族永續傳承規劃而成立控股公司,關係的金額龐大、涉及的利益複雜、涵蓋的時間長久,本文僅針對各項稅務規範可能的影響提出討論

關於商業、民事法規,甚至因為「特定人」身份而涉及的證券交易法事宜,在規劃成立控股公司前,仍宜多方考量後再執行

 

短網址:https://reurl.cc/o7gDZM

朱建州

朱建州會計師
銓興會計師事務所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

公司成立後沒有營業額還是要報稅,但可以自己報!

公司或行號成立後,不論是否有開出發票,都需要按期申報營業稅

不然依據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第49條,就算沒有營業額

也會被罰1,200元的滯報金;和3,000元的怠報金

除了請事務所處理外

也可以自行下載營業稅的申報軟體

並依操作範例自行操作

就算是收入與支出憑證都報0也沒關係

 

國稅新聞:使用統一發票營業人無銷售額仍須申報營業稅 


本網站內所有資料之著作權、所有權與智慧財產權,為銓興會計師事務所擁有。
若為非營利等合法目的,複製及傳播登載在銓興會計師事務官方網站(itrustcpas.com )上的資料。使用時請註明『資料來源:itrustcpas.com,銓興會計師事務所為著作權人』